ID: 20411227

1.1 分子动理论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69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分子,理论,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
  • cover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二、单元目标 (一)课标要求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核心素养要求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知道建构模型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熟悉的情境中,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实际问题;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中,能对活动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物理结论。 2.了解分子热运动,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这些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关心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灵活选用教学方式,通过情境创设、实验探究等,引导学生认识内能,能列举内能转化和转移的实例,认识热量、热值等是与能量转化或转移密切相关的物理量,知道它们的含义;能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能量观念。 4.重视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等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运用控制变量等方法制订简单的探究方案,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正确表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5.知道能量的利用存在效率问题,100%的能量利用率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低碳生活。 1.分子动理论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中第一章的第一节。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宏观物体具有机械能之后,本学期又开始学习能量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本节课的内容作为内能的基础知识,依次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本节课一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验证物质微观世界的分子热运动本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二是通过“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为学生探究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做铺垫,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已经学过机械能的概念,能从日常生活现象中认识能的存在,已经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推理,但是水平还比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 未知知识及方法: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对知识和方法都要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微观世界中分子的认识学生在思维方式的建立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直径的大小。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核心素养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知道建构模型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这些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