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1285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5 故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496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故乡,教案
  • cover
单元主题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 吟诵自然魅力 朗诵诗歌,鉴赏诗歌,创作诗歌 第二单元 高贵灵魂 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第三单元 山水情怀 积累、掌握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第四单元 少年时代 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五单元 思想光芒 把握观点,掌握论证的方法 第六单元 小说之林 把握人物形象,探究性格成因;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厘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为其中一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强调要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选了一组著名作家的经典小说作品,所涉及的单元人文主题是“少年成长”。有的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学习此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其中,《故乡》以一次归乡经历道尽了作者对现实的冷峻思考和对希望的探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以孩子的视角写了一家人对叔叔于勒的态度变化,进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孤独之旅》通过叙述一个孩子远行放鸭的艰难经历,展现了少年突破环境与自我的成长过程。这几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激发出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无尽思索,还加深了读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使其更好地健康成长。 三、单元学情分析 对于小说,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并不会感到陌生。教学中,首先要多方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抓住教读课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小说艺术,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然后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对于价值观的引导,要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验开展,重在启迪、激发,避免抽象地灌输观念。 四、单元学习目标 1.分析、简述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具体词句,分析小说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与小说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2.能通过比较阅读,归纳、概括出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编制故事情节、确立主题思想、选择叙事视角,以及运用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与方法,并能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去。 3.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现实思考与少年成长的关系,寻找成长的精神力量。 15 故  乡 设计说明 《故乡》通过讲述“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下农民破产、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此课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字,寻找课文中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和“我”的变化,分析人物形象,探究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理解作者不变的寻求民族出路的初心。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了解作者和课文的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通过重点词语、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明确造成故乡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关于“希望”议论的哲理性,进而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