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1290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89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 cover
14 诗 词 三 首 设计说明 《诗词三首》是此单元的最后一课,包括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三首诗歌都表现了诗人失意时的豁达胸怀,那些耳熟能详的警句就是作者乐观豁达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要汲取的精神力量。九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借助注释及作者生平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诗歌,完成理解诗意的学习任务,但是在用典这样的写作手法的理解上可能稍有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学习。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理解作者借诗词所表现出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赏析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拓展阅读: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其一)》,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金樽(zūn)  歧(qí)路  投箸(zhù)  冰塞(sè)川  济(jì)沧海 2.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主要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诗。 3.写作背景。 唐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不仅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即被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组诗《行路难》。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吟诵诗歌,感知音韵美。 (1)播放吟诵视频。 (2)找学生吟诵,读出语气,读出停顿。 2.组织学生译读诗歌,感知意蕴美。 1.学生自主吟诵,感知音韵美。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全班齐读或个人范读,读出语气,读出停顿。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译读诗歌,感知意蕴美。 小组讨论,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诗歌。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我却停下酒杯扔掉筷子,难以下咽,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我)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我)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姜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如今身处何方 总有一天,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扬起高高的风帆渡过大海。   反复吟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读译结合,理解诗歌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品味诗歌,赏析诗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生齐吟诗歌。圈点批注作者“路难”的痕迹,分析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示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