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1756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4264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九年级,二模
  • cover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题(二) 九年级历史2024.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文化多元一体 B.铸造技术成熟 C.统一趋势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 2.汉初陆贾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鉴于此,汉统治者 A.尊崇儒术 B.与民休息 C.推行郡县 D.官营盐铁 3.晚唐陆龟蒙《来经》中有关于江南农民使用曲辕犁的记载,并且在敦煌莫高窟壁画里出现了唐朝曲辕犁的形象。这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不断改进 B.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民族政策非常开明 4.针对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的问题,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达到“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效果。这印证了中国古代科技 A.领先世界 B.服务政治 C.注重实用 D.承古萌新 5.读下面某朝代的官职体系示意图。可知该朝 A.设立内阁削弱相权 B.特务统治造成腐败五军督 C.部门协调分工明确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主要是指 A.开埠通商,打开国门 B.有田同耕,农民革命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革新政治,救亡图存 7.下表是近代进步人士创办的部分报纸。这些报纸的创办 时间 地点 创办者 报刊 1896年8月 上海 黄遵宪等 《时务报》 1897年4月 长沙 江标、唐才常等 《湘学新报》 1897年10月 天津 严复、夏增佑等 《国闻报》 A.抵制了外资入侵 B.挽救了民族危机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建立了民主政体 8.有学者认为,《新青年》的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促进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具有重大贡献。这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B.批判儒学,传播西学 C.扶清灭洋,反帝爱国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天宣布改用阳历,紧接着又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这表明当时政府致力于 A.改善民生 B.除旧布新 C.全盘西化 D.民族独立 10.下图是马星驰先生在1919年创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漫画中“民气一致”的目标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土豪,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1.1927年,一位红军连长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们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红军能够“团结一致”得益于 A.北伐胜利进军 B.三湾改编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召开 12.1939年7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七七事变” B.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C.日本侵华策略改变 D.“皖南事变” 13.毛泽东评价七届二中全会:“此次会议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这是对此次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的精辟论述。此次会议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总结了民主革命的经验 D.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4.下图为1956年某企业领息的凭证,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B.股份制改革广泛开展 C.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D.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15.下图为创作于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