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1838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4 《乡愁》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96598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乡愁,PPT,24张,课件,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乡愁 余光中 第四课 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 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乡愁是什么?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 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表达这种情感?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邮票    窄   矮 大陆 乡愁 坟墓 lù chóu mù 乡愁: 海峡: 思乡的愁闷。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通道。 预习任务 字音字形 yóu zhǎi ǎi 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因《乡愁》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著有文集《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写作背景 在外求学 美国进修 母亲去世 思乡情切 新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与妻子分居两地,需通过轮船返台。 余光中小小年纪就在外求学,通过信件与母亲保持联系。 1958年,余光中母亲去世,与母亲死别。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乡愁》。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听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停顿等。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诗歌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时间顺序 小时候的乡愁———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乡愁———夫妻分离 后来的乡愁———母子死别 现在的乡愁———与大陆的分离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乡愁》四节诗在押韵和结构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诗在押韵上都是_____的反复出现。这四节诗的结构形式也是相同的,诗歌中上下句或者每一节诗相同位置的文字也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在诗歌中,这种表现形式叫 。 重章叠句 好处:多次阅读此诗,我们发现ou韵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忧伤情绪的表达;重章叠句不断强化乡愁,不断强调“这头”“那头”的距离,有种回环往复的感觉,渲染了绵延不尽的忧伤氛围。 ou韵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抓住“邮票”这个意象。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在外求学的学子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思念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饱含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一枚小小邮票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作者借助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现浓浓的乡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二 细读体味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长大后,一个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愁,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窄窄的船票。 学习任务二 细读体味   抓住“坟墓”这个意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生的那一方矮矮的坟墓。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学习任务二 细读体味   抓住了“海峡”这个意象,说现在的乡愁,引发他乡愁的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学习任务二 细读体味 “乡愁”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