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2627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9205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化学,解析,原卷版,试题,测试
    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化学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 本部分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太阳能集热器 锂离子电池 燃气灶 电风扇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Si B. P C. S D. Cl 3. 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 HCl B. CO2 C. KCl D. H2O 4.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K B. Na C. Al D. Mg 5. (Ac的中文名“锕”)是一种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在治疗癌症方面有重大作用。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225 B. 中子数为136 C. 核外电子数为136 D. 质量数为89 6.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7.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NaOH B. C. D. KBr 8.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F B. 最低负化合价是-1价 C. 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IA族 9.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 从化合价判断主要体现氧化性 10. 下列比较关系与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 B. 半径: C. 酸性: D. 碱性: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向铜粉中滴加浓硝酸,产生气体: B.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看到白烟: C.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D.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12.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13. 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O属于共价化合物 B. 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放出能量 C.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断裂,有非极性键形成 D. 反应过程中N元素被氧化 14. 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放热反应 B.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5. 如图为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锌锰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铵糊作电解质溶液 B. 是负极反应物 C. 电子由锌筒通过导电流向石墨棒 D. 随着电池的使用锌筒会逐渐变薄 16. 利用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下列装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7. 简易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从a经导线流向b B. 通入H2的石墨电极a为正极 C. O2在石墨电极b处发生还原反应 D. 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8. 下列实验装置及试剂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金属性:Zn>Cu 验证非金属性:Cl>Br>S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验室制氨气 A. A B. B C. C D. D 19. 已知Cl、Se、B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氧化性: C. 酸性: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0. 下列原因分析能正确解释递变规律的是 选项 递变规律 原因分析 A 酸性: 非金属性: B 离子半径: 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 C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最外层电子数: D 稳定性: 断键吸收的能量: A A B. B C. C D. D 2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分解生成 淀粉-KI溶液变蓝 B Cu与浓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NaOH与溶液生成 酚酞溶液变红 D 与浓盐酸生成 NaBr溶液变橙色 A. A B. B C. C D. D 第二部分(填空题 共58分) 22. 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 ①Zn片作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发生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