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2753

2024年中考作文备战:巧用正侧结合,作文拿高分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219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作文,2024年,中考,备战,巧用,正侧
  • cover
2024中考作文备战:巧用正侧结合,作文拿高分 一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节选自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阅读心得 选文既通过描写外国记者和观众的反应来侧面烘托吕伟的表现之完美,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其动作、身形之美与速度之快,进一步表现了吕伟技艺的精湛。 二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阅读心得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展现了鲁迅先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通过多个片段刻画出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在正面描写的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尤其是许先生的评价来侧面烘托,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形象,丰富了鲁迅的性格特点,令人信服。 三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节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阅读心得 在《老山界》一文中,作者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山———老山界的故事。上面这一文段中,作者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正面写出了山势的险峻连绵,侧面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服务的。写作时通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以侧面描写为辅,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如何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呢? 1.正面描写巧选点 正面描写就是指通过对描写对象的外貌、心理、神态、动作和语言等进行直接描写,以此来凸显其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具体写作时,需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本身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展开描写和叙述。 2.侧面描写多角度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衬托描写对象,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我们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凸显人物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进而丰富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正侧结合妙关联 运用正侧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侧面描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适时穿插在文中的,是对正面描写的补充添加,不宜“喧宾夺主”。 (2)运用正侧结合法描写人物,目的是凸显人物的某一性格特点,中心指向是一致的,两者“殊途同归”。 (3)侧面描写的内容一般是由正面描写的内容引发的,所以侧面描写一般出现在正面描写之后。 “没头脑”大叔 经过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