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3316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57743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中考
    九年级阶段性练习卷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Fe-56 Cu-64 Zn-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水银 B. 氢气 C. 食盐 D. 烧碱 2.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灰”与石灰石成分相同 B. “石灰”含有钙、氧元素 C. “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 D. “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3. 某同学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4. 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冰、干冰、可燃冰的成分都是冰 B. 钙、铁、锌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塑料、涤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D. 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铵都属于盐 5.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相关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变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铁质暖气片表面涂铝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C. 纯碱溶液呈碱性———纯碱是由Na+和OH-构成的 D.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甲是由4个原子构成 B. 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C.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7.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铁粉和氯化铜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 B 检验CuSO4固体粉末中是否混有NaOH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的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取两份反应后的溶液,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和锌粒,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8.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与碳酸钠相关的性质实验,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支试管中均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B. 烧杯中的自色固体-定是碳酸钙 C. 上层无色清液中一定不含Ca2+ D. 混合前a中一定没有碳酸钠剩余 9. 向盛有一定质量溶液中MgSO4、Fe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使其充分反应(溶液始终未饱和),烧杯中溶质、溶剂和金属的质量随锌粉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的固体中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 b点对应溶液的质量小于a点对应溶液的质量 C. c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D. 甲既可以表示MgSO4的质量,也可以表示溶剂质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记载茶事的第一部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回答下列问题: (1)书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泉水有益人体健康,可以加入_____检验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书中记载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安康富硒茶属于绿茶的一种,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单质”)。 (3)书中记载的“选好香茗,取好蓄水,煮一壶茶香四溢”,“闻香”是品茶的一道环节,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茶香的原因是_____。 (4)书中记载“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是因为茶叶中富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茶氨酸属于有机物 B. 茶氨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