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5585

第五单元 《 元、角、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度 一年级数学 下学期(苏教版表格式)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292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学年度,苏教版,学期,数学,一年级
  • cover
第五单元 《 元、角、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内容 教材第66~71页元、角、分 第72~73页小小商店 教材 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坦率,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和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这部分学习,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宽学生所能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四则计算的学习提供更多现实生动的素材;别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认识其他常见的量积累学习经验。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两段安排:第一段,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二段,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在这两段之后还安排了一次综合练习。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认币、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值,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与同位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重 难 点 初步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