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6565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游山西村》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4113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游山西村,PPT,24张,课件,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陆游 人生贵在于恬淡中品味,于自然中享受,花开任它开。 游 山西村 肆 课堂小测 叁 诗词赏析 贰 诵读经典 壹 走近作者 第一章 走近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ch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回到家乡的陆游,心情相当复杂,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在农村生活中诗人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写作背景 第二章 诵读经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 丰收之年招待客人备足鸡肉、猪肉。 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山,渡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正怀疑无路可走时,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疏通文意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 人们穿着俭朴,保存着传统风俗。 从今日起,若是您同意我乘着月明来闲游。 我将随时拄着拐杖踏着夜色前来叩门。 疏通文意 第三章 诗词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热情、淳朴、好客 对偶 (相处融洽) 反衬 诗词赏析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哪个词用得好?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写出了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颔联是写景名句,既写出了山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美景,更蕴含人生哲理。即在逆境中往往包含着希望和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3.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热闹的乡俗民事,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民俗与热情好客的乡民的赞美。 4.请描绘出“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吹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归途中的悠闲惬意之情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主旨 诗人以“游”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乡民的淳朴与好客,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第四章 课堂小测 1.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肉和鱼肉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D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2.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诗是北宋诗人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