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6848

2024年高考备考政治三轮冲刺主观题限时集训 专题02 体现、说明类主观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01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主观,2024年,解析,原卷版,说明,体现
    专题02 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试题一般结合国家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或生活焦点等构建试题情境,要求考生概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分析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一致性。 [设问形式]设问呈现形式一般有两种显性设间"运用……知识对……加以说明”“分析材料体现(蕴含)了什么道理”“材料是如何体现…”等;隐性设问———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认识)”“结合材料,谈谈和…的共同点”等。 [模型解法] 第一步,审设问 确定知识范围:①设问限定知识具体明确,可直接构建知识模型;②设问知识限定比较笼统,可结合具体情境锁定具体知识范围(构建知识模型)或把设问分解为几个要点逐层分析。 第二步,锁定材料关键信息 如果已构建知识模型:针对每个知识点,在材料中依次筛选与之相对应的关键信息;如果未构建知识模型:①划分材料层次,提炼其主旨:②根据每层材料的主旨,筛选限定范围内的知识点。 第三步,列出要点,组织答案 按照“原理(知识点)+材料(关键信息)”的格式组织答案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拆分—联系—梳理作答。 定点 确定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比如,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 应确定的观点原理就是“政府职能” 拆分 将对应的原理进行分解。如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五个方面 联系 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梳理作答 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这类试题答案的每个要点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材料,要对材料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地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与理论的有机对接。 类型一 演绎体现(说明)类 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点比较具体,即材料指向某一具体的知识或原理,或者用具体某一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因而应先分解知识,然后对应材料,即采取知识演绎论证材料的策略 第一步把设问限定或蕴含的某一知识或一般理论(大前提)分解为几个具体要点(小前提); 第二步针对每个具体要点,在材料中寻找、筛选与每个具体要点(小前提)相对应的关键信息,无关键信息与之对应的具体要点可舍去; 第三步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组织答案。 类型二 归纳体现(说明)类 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比较宽泛,即材料蕴含的知识多样化,没有具体指向某一知识范围,因而不宜先分解知识,而应先分解材料,即采取从具体材料知识推导出一般理论的策略 第一步在确定宏观知识范围的前提下,划分材料层次(特别关注关键词),提炼每一层次材料的主旨; 第二步根据每层材料的主旨,推导限定范围的知识具体要点(宏观知识范围的具体原理内容); 第三步将材料和观点依次相结合组织答案。 典例 (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真理的力量。 ◆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1.(2023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明盛宴,更是一扇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不论是用3400块旋转百叶,把《富春山居图》从画纸搬进现实的富阳射击射箭现代五项馆,还是设计成良渚玉琮形状的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或是以端午、龙舟为立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