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8312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538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二模
    九年级二轮复习验收考试试题历史 2024.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与“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相关的早期国家(王朝)分别是( ) A. 夏、商 B. 夏、西周 C. 商、西周 D. 商、东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是指夏朝;“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是指商朝,A项正确;殷墟甲骨是商朝文化,不是西周的,排除B项;与二里头相关的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文化遗存,不是商朝的,排除CD项。故选A项。 2. 汉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为了解决该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 加强皇权,设立刺史 C. 推恩诸侯,削弱封国 D. 出使西域,开辟丝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汉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可知,汉朝初年,诸侯国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C项正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重要基础,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尊崇儒术、设立刺史、开辟丝路,均无法解决“‘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这一问题,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东汉时期的医学发展 B. 灿烂的两汉科技与文化 C.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 D. 异彩纷呈的南北朝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蔡伦改进造纸术、《伤寒杂病论》、《史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著作,因此,图片反映的是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B项正确;造纸术与《史记》不属于医学,排除A项;图片中的成就属于秦汉时期,而不是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排除C项;材料所述蔡伦改进造纸术、《伤寒杂病论》及《史记》都是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而不是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4. 一时间,唐朝人才云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先后任宰相……“开元盛世”的中华,开阔、宏图、多彩,其影响力远播世界。材料反映出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在于( ) A. 重用人才 B. 重视农业 C. 发展教育 D. 经济实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唐朝人才云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先后任宰相”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统治者注重任用人才,使得政治清明,经发展迅速,出现了盛世局面,A项正确;重视农业,比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