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8314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55338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城市,中考,一模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5分) 说明: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 B.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C.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D.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对百家争鸣影响的阐述,符合历史解释的概念,D项正确;“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属于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结论,排除A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属于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结论,排除B项;“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属于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2. 汪洙的《神童诗》写道:“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与上述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思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平民一跃而成高官,由此可知,题干中的诗反映的现象与隋朝确立的科举制相关,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属于汉代选官制度,主要方式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排除B项;行省制为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中国文物灿若星辰,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融合中外交流。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文物承载的记忆”为主题进行了探究学习,下图是该班同学搜集的一组文物图片,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 西北边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C.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 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平定准噶尔图卷》”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稳定西北方边疆,根据“驻藏大臣执牌”和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根据“《台湾府志》”和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台湾府,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根据“《尼布楚条约》”可知中俄明确了边界,清朝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A项正确;根据“《台湾府志》”和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台湾府,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不属于西北边疆,排除B项;题干内容属于政治、军事上的措施,没有提到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平定准噶尔叛乱、驻藏大臣、《尼布楚条约》等与台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 “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制度、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的束缚着。”下列选项中对“这场运动”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这场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B. “这场运动”以《新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