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8348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5181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甘肃省,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
  • cover
2024 年陇南市中考模拟联考卷〈三〉 语文试卷 (本试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学校开展“黄河,我们的母亲河”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民族之根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7分)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西周三代,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几乎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这就决定了黄河文化在国家形成之前,属于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文化;而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nèi hán及其历史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之根。②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滔滔黄河雄亘中原,奔流至今(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天汶口文化,黄河孕育的璀璨文明,传承至今;bǎi zhé bùnáo、自强不息,黄河锻塑的民族品格,坚守至今。继往开来,让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中,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 nèi hán bǎi zhé, bù náo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 【养成】yǎng ch éng①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②教育。宋代曾巩《筠州学记》:“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 【甲】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 【乙】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①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B.“黄河流域”“文化基因”“历史意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中“哺育”“孕育”的词性都是动词。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黄河书画 2.从下面书法作品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含标点)(2分) 3.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为右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精神.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5分) 黄河文化中勇敢坚忍、不怕吃苦的品格,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当今的中国青年,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表面上看,“吃苦”在年轻一代认识世界的词典里,似乎不再占有主要位置, , , ,但人们克服困难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无论是立足于知识社会之需,还是着眼于培育国民素质,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变。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也许不同时代的“苦”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吃苦已不仅限于承受肉体痛苦 ②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前辈通过吃苦奋斗为青年一代赢得安逸的成长环境 ③年轻人同样需要吃苦奋斗为未来赢得机遇与希望 .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作为负责“黄河文化大搜集”这一版块的一员,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黄河的成语、歌曲、故事吧!请各写一个。(3分) 诵读古诗文 6.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10分) 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 ②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