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8886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三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578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三校,联考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 学校举行“山水年华”古诗文主题大会。下面是开场白的节选,请把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甲:千峰耸立,万整争辉。“采菊东篱下,①_____”(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书写的是超然物外,恬淡自然的心境;“②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抒发的是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壮志。 主持人乙:“君问归期未有期,③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隐含的是归期难定的痛苦;“④_____,⑤_____”(郦道元《三峡》)呈现的是重重叠叠的高山,遮盖天空和太阳的壮观景象。 主持人甲:百态奇姿,意象万千。“所谓伊人,⑥_____”(《诗经·蒹葭》)暗含“伊人”在河对岸,不能接近的惆怅之情;⑦_____,⑧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蕴藏时光匆匆,新旧交替变化的生活哲思。 主持人乙:“⑨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勾勒出月色下秦淮河烟霭笼罩,灯红酒绿的场景;“⑩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营造出月光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空灵意境。 【答案】 ①. 悠然见南山 ②. 会当凌绝顶 ③. 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 重岩叠嶂 ⑤. 隐天蔽日 ⑥. 在水一方 ⑦. 海日生残夜 ⑧. 江春入旧年 ⑨. 烟笼寒水月笼沙 ⑩. 庭下如积水空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悠”“绝”“叠嶂”“蔽”“沙”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诗歌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哲思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请摘抄下面诗中蕴含哲思的诗句,并将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写在下面画横线的位置。 【答案】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好像前方没有道路。但却过一座的山头,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村庄,这句诗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此诗句能在困难或绝境中给人以希望,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它能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据此回答即可。 (二) 班级举办了“阅读传统经典,学习先贤美德”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 积累字词。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