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9445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13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山东省,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
  • cover
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 历史学科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10页。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据考古发现,甲骨卜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以“禾”为部首的文字,如禾、黍、柜、获等。据此,可以推测殷商时期( ) A.文字书写较为随意,结构还不够成熟 B.当时气候较温湿,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C.农作物种类已经多元化,政府比较重视农业生产 D.人们相信这些谷物能帮助他们与先祖或神灵沟通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封建子弟之制”对应的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官僚制 D.分封制 3.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被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4.“使诸子百家成为被禁之列,结束了新学术、新思想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在儒学上……社会的学术思想趋于单一化及僵化。”该材料评述的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孝文帝汉化改革 D.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5.辽宋夏金时期,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下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辽创制的契丹大字 西夏文 金创制的女真文字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少数民族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 6.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基层自治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有益于社会教化 7.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解读 A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苏湖熟,天下足” 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乘” 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A B.B C.C D.D 8.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为某些重要朝代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③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④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知枢密院事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9.清初随着军机处的成立,一种新的沟通管道,即奏折制度应运而生。奏折直接送往内廷由皇帝御览,皇帝军机处磋商,之后才往下层的内阁与相关部门进行附议或执行。奏折制度的产生( ) A.使军机处具有了决策权 B.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 C.说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10.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导致该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庚子事变后( ) A.中国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B.中国社会性质已开始发生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