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1451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必背(49个高频考点)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7711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专题,中国,近代史,核心,必背
  • cover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背诵(49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1.一种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两个主要矛盾:①对内: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对外:民族矛盾--西方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两大革命任务:①民族革命:反侵略(反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民主革命:反封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4.两个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四个政府:晚清政府(--1912.2)、南京临时政府(1912.1-4)、北洋政府(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 6.四条基本线索: (1)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抗争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3)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的历史 (4)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是近代工业、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版块 版块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发展特征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政治方面 两次鸦片战争使列强逐步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先进的中国人提出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经济方面 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文 化方面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 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关键词语线索引领 1、阶段特征: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表现: 社会性质(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社会矛盾:外国侵略势力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外交: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中国开始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3、中外联系: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关键词: 一条主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大事件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版块二 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线索】 1、单元综述: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方面 洋务派为富国强兵而掀起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辛丑条约 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经济 方面 19世纪六七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