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1479

热点押题专练05 马英九第二次大陆行、黄埔军校90周年与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与振兴(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10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热点,答案,振兴,统一,独立,中华民族
  • cover
【原创】热点押题专练05 马英九第二次大陆行、黄埔军校90周年与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与振兴 【热点直击】 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北京实现他们自2015年11月7日以来的第二次会面(也称第二次“习马会”)。两岸舆论注意到,在会见马英九先生一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中华民族”。而“巧合”的是,纵观马英九先生一行本次11天的大陆参访之旅,几乎所有活动遵循的也是这样一个主线———中华民族”。为此,两岸舆论认为,第二次“习马会”必将在未来两岸间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第二次“习马会”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今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4月3日上午特别来到黄埔军校旧址参观。期间,马英九多次被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家书所感动,红了眼眶,一度拿出手帕擦拭。 ———天下黄埔微信公众号《马英九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原创试题】 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陕西黄陵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后,发表简短感言,“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我过去在台湾曾经六度遥祭黄陵,今天能够带着台湾的年轻人到陕西来亲自祭黄陵,我个人感觉意义重大。”此举最重要意义是 A.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 B.有利于增强大陆人民的中华民国认同感 C.有助于增强台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复苏 “西安事变和绑架蒋震惊了中外。国民党右派领袖立即决定进行讨伐,并派飞机到西安展示实力。中国再一次处在了内战的边缘。……中日开战肯定将缓解日本对苏联的压力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压力。在这些考虑的促动下,周恩来从幕后现身前台进行调停。”中共态度从“反蒋抗日”转变为“联蒋抗日”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压力 B.苏联的压力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内战的加剧 “1925年11月之后,周恩来等人征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同意,以铁甲车队的100多名队员为基础,在广东进一步组建了由共产党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由刚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叶挺率领独立团参加的军事行动有 A.护国战争 B.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C.四渡赤水 D.秋收起义 马英九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后发表感言,曾几度哽咽。孙中山在评价黄花岗起义时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并寿!”此次起义 ①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③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④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月9日上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长城高唱《长城谣》(1937年创作),一度哽咽擦泪。它与创作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43年的《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民主共和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英勇抗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埔一期生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等组织了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给日军以沉痛打击。关于百团大战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振奋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黄埔生、抗日名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前,曾致信蒋介石:“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此信旨在说明国民党军队 A.武器装备落后 B.将领指挥不才 C.蒋介石乱指挥 D.缺乏凝聚力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 A.“胡连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