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1608

2024年初中中考语文(全国通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试题汇编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96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练习,汇编,试题,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3 ·黑龙江齐齐哈尔 ·统考三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 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 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凌②上犯禁③ ,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 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节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 ”。②凌:侵犯,这里是“违抗 ”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2)亲戚畔之 (3)奚以知其然也 (4)故治国常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 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一处) 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 (用乙文中四字短语概括),都强调人的重要性。但两文论述的角度 有不同,甲文强调要 (原文中两字概括)乙文强调要 (原文中两字概括) 5.甲文说的“得道者多助 ”和乙文说的“凡治国之道 ”,这两个“道 ”意思一样吗?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你的理解。 (2023 ·安徽淮南 ·统考三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 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③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 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 (节选自《孟子 ·离娄上》) 【注释】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③尔:而已,罢了。④圹(kuàng): 旷野,原野。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 (4)兽之走圹: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8.【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这个句子是: “ 。 ” _____ 9.【甲】文说“得道者多助 ”,【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道 ”的意思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 解。 (2023 · 山东临沂 ·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 起、王陵对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