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3857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24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江苏省,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中考
    初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头盖骨化石属于(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的是原始人类是北京人,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距今约170万年;山顶洞人也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但距今时间约3万年;半坡居民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下图是王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铁农具牛耕推广 C. 齐恒公称霸中原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思维导图和结合所学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各国纷纷变法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中国逐步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故①处应填写的是铁农具牛耕推广,B项正确;周平王迁都洛邑是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排除A项;齐桓公称霸中原与图中“地主阶级势力增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百家争鸣局面是战国时期思想繁荣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 周杰伦在《乱舞春秋》中唱到:东汉王朝在一夕之间崩坏兴衰,九州地图被人们切割成三块。直接导致东汉王朝崩坏的原因是( ) A. 外戚宦官专权 B. 皇帝年幼无知 C. 黄巾大起义 D. 大臣贪污腐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后期由于朝政腐败,农民发起了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直接导致东汉王朝崩坏,C项正确;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这是东汉衰亡的主要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皇帝年幼,无法主政属于客观因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大臣贪污腐败不是导致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措施不属于此类的是( ) A. 派文臣任知州 B. 削弱相权 C. 设置通判 D. 设置转运使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匡胤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属于对中央的管理,防止藩镇割据体现的是对方的管理,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派文臣担任知州,设通判分知州权,设置转运使收归财赋权,都属于对地方管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 仔细观察《中国人只史》的“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人口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代 明洪武26年 明万历28年 清康熙39年 清乾隆59年 清道光30年 人口数量 0.7亿 1.97亿 1.5亿 3.3亿 4.3亿 A. 明朝到清朝中期中国人口一直在上升 B. 明朝人口增长速度比清朝人口增速快 C. 清朝前期中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D. 清前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人口统计表”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因此可以推断出清朝前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C项正确;明万历到清康熙之间出现下降,因此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错误,排除A项;明朝人口增长与清朝相比,清朝人口增长速度快,排除B项;题干未公布世界人口数量,故无法得出乾隆末年(公元179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6. 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