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3886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4年九年级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6000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科,解析,原卷版,历史,初中,试题
    文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5-29题为历史) 1. 学者李治安评价道:“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他评价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节度使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和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D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排除A项;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B项;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而且不仅控制一镇,还出现一人兼领数镇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 2.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到:“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甘英出使大秦 D. 班勇出使西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张骞通西域是汉武帝派遣张骞从长安出发,探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它打通了内地与西域乃至地中海的联系,历史上称之为“凿空”。由材料“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凿空之旅”,可知指张骞通西域,A项正确;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和班勇出使西域发生在东汉,晚于张骞通西域,排除BCD项。故选A项。 3.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中国几千年以来集文学、艺术、绘画等一体的全能型天才,可以说是古代文人中的“天花板”,下列名句出自苏东坡的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C.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D.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A项正确;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这句话出自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之口,《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中期吴承恩,与苏东坡不符,排除B项;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此句出自小说《水浒传》中人物鲁智深之口,《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与苏东坡不符,排除C项;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出自《枉凝眉》,作者是清朝曹雪芹,与苏东坡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 在近代,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权益。下列中国权益丧失的先后顺序是( ) ①增开天津为商埠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不许中国人在使馆界内居住 ④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②1842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