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3887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8357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四川省,综合,解析,原卷版,历史
    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的正确选项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方块,选择题选项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中性笔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本试卷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政史合堂)。 一、单项选择题 1.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 A.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利簋,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的记录相符”的信息可知,利簋属于文物,《尚书·牧誓》属于文献,二者内容相一致,说明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不能说明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不能说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排除C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不能说明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 该表格所述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应是( ) 观点 变实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变法卓有成效 商鞅变法推行奖励耕战等措施 A. 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方面社会大动荡,诸侯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另一方面社会大变革,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推动了各国相继开展变法,有利于社会转型,D项正确;“中国境内文明的起源”对应的是远古时代,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 如图反映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B. 社会局势日益稳定 C. 儒学占据主导地位 D.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封地”和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有关,西汉初年,诸侯王实力强大,独霸一方,直接威胁到中央统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出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底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根据题意,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措施,与经济、儒学无关,排除AC项;社会局势日益稳定,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B项。故选D项。 4. 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且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管辖,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符合题意,C项正确;唐朝是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