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3917

倒数第1天基因、蛋白质工程-2024年高考学生物知识点挖空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42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倒数,生物,答案,练习,挖空,知识点
  • cover
倒数第 1 天 基因、蛋白质工程 考点一:科技探索之路 1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 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 DNA 技术。(P67) 2 .1944 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DNA,还 证明了 DNA 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转移。(P68) 3 .1958 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实验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随后不久,克里克 提出中心法则。(P68) 4 .1967 年,科学家发现,在细菌拟核 DNA 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 菌细胞间转移。(P68) 5.1973 年,科学家证明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构建重组 DNA,导入受体细胞, 使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至此, 基因工程正式问 世。(P69) 6 .1983 年,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烟草。此后, 基因工 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P69) 7 .1985 年,穆里斯等人发明PCR,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P69) 考点二:重组 DNA 技术的基本工具 1.切割 DNA 分子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简称限制酶,这类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 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它们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 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两种形式的末端。(P71) 2.DNA 连接酶分为两类,一类是 E.coli DNA 连接酶,另一类是 T4DNA 连接酶。后者 既可以“缝合”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 DNA 片段的平末端, 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P72) 3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真核细胞细胞核或原核细胞拟核 DNA 之外, 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 DNA 分子。(P72) 4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 改造的。这些质粒上常有特殊的标记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等, 便于重组 DNA 分子的筛选。(P72) 5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它们的来源不同, 在大小、结构、复制方式以及可以插入外源 DNA 片段的大小上也有很大差别。(P73) 6 .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保存下来并能自我复制;②具有 1 个或多 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③具有标记基因。(P72) 7 .DNA 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初步分离 DNA 与 蛋白质。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 2 mol/L 的 NaCl 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DNA 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因此二苯胺试剂可以作为鉴定 DNA 的 试剂。(P74“探究·实践”) 考点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主要需要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P76) 2 .PCR 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它是一项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 供参与 DNA 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 术。(P77) 3 .PCR 技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P78) 4.PCR 反应过程可以在 PCR 扩增仪(PCR 仪)中自动完成,完成以后,常采用琼脂糖 凝胶电泳来鉴定 PCR 的产物。(P79) 5 .基因表达载体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的结构: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P80) 6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 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P80) 7 .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