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4240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3847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初中,学业,水平
    2024年八年级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下图为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秦岭站地理坐标约为( ) A. (74°56'N,163°42'W) B. (74°56'S,163°42'W) C. (74°56'N,163°42'E) D. (74°56'S,163°42'E) 2. 秦岭站开站当天( ) A. 当地正处极夜 B. 当地正处冷季 C. 当地昼夜情况为昼长夜短 D. 我国白昼时间在逐渐变短 3. 秦岭站在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照时间长 B. 气候条件好 C. 科研价值大 D. 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于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纬度是南纬。排除AC。秦岭站在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秦岭站地理坐标约为(74°56'S,163°42'E),D正确,B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秦岭站开站当天是2024年2月7日,这一天的南极地区处于夏季,处于极昼,AB错误;南极在夏季时,是昼长夜短的情况,C正确;2024年2月7日正处于冬季,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我国白昼时间在逐渐变长,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罗斯海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我国在此处选址主要原因是科研价值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南极地区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陆,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这里只是作为各国科学考察和平利用,要保持地球上最后这块净土。 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原产于安徽泾县,经蒸煮、捣浆、抄纸、晾晒等10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纸寿千年、不腐不蛀”的美誉,该技艺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为泾县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宣纸“不腐不蛀”与晾晒工艺密不可分,图中最适宜成为晾晒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 宣纸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政策支持 B. 原料充足优质 C. 市场需求旺盛 D. 制作技艺精湛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处于北半球的乙地面向东南方向,为向阳坡,最适宜晾晒宣纸原料,故B正确。甲地位于山脉北部谷地,光照不足,故A错 误。丙地、丁地位于山脉北坡,是阴坡,故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原产于安徽泾县,经蒸煮、捣浆、抄纸、晾晒等10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宣纸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是制作技艺精湛,D对。原料充足优质、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不是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 【点睛】安徽泾县的宣纸颇负盛名,宣纸制作技艺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下图是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C. 气温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逐渐降低 D. 南半球陆地面积更广,等温线更平直 7.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 A. 北美洲海岸地区 B. 非洲内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