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4646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朗洞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956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朗洞,中学
    2024年榕江县朗洞中学中考一模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史慎思同学在进行“史料实证”活动时,找到了图①中的资料。据此可知,他实证的主题是(   )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C.早期国家产生 D.中外文明交流 2.《竹书纪年》和《史记》中都有商朝多次迁都的记载。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西南发现了商朝最早的都城;在郑州发现了商朝早期最大的都城;在安阳发现了殷墟遗址。由此可知(   ) A.文献记载内容都是客观的 B.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C.文献记载过于夸大了史实 D.文献记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 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指牛),为畎亩之勤(劳力)。”材料反映了(  ) A.生态环境的重视 B.私有财产的出现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4.下列人物的言论共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A.民本思想 B.道法自然C.家国情怀 D.和而不同 5.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文化发展 B.增强军事力量C.扩大选才范围 D.巩固国家统一 6.“医圣立魂,伤寒妙论树丰碑。技高献爱,辨证仁心传巨著。”该对联称赞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C.孙思邈 D.李时珍 7.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地广人稀、生产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显著发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民族大交融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商品经济的发展 8.图②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制度(   ) A.世袭制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9.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唐朝的(   ) A.民族交融 B.政权分立C.黄巢起义 D.中外交往 10.郑和七次下西洋,他每到一地,都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材料强调郑和下西洋(   ) A.丰富了中国的物品种类 B.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C.沟通了中外的文化交流D.体现了和平友好的外交 11.下面是明代某部科技著作的部分摘要,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摘要一: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 摘要二: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 摘要三: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2.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该为(  ) A.设伊犁将军 B.设驻藏大臣C.设置台湾府 D.设立军机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文化源泉·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 14.【励精图治·开创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15.【海外贸易·经济繁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16.【边疆管理·巩固统一】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17.【抗击侵略·保家卫国】明朝时期,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民族英雄是   。 三、综合问答题: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