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4966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尹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5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年,教研,试题,历史,三模,中考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中学联片教研九年级历史 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2分)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都是 (  ) A.深埋于地下的原物 B.化石 C.经过加工的仿制品 D.冷冻的真人 2.(2分)假如你是生活在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居民,下列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房屋的下层有饲养的猪、狗 D.彩陶工艺精美,色彩艳丽 3.(2分)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铁犁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王室因此衰微,诸侯纷争不断,私学逐渐兴起,由原本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民间,孔子创办私学便是其中的典例。”该学者的观点表明(  ) A.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B.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 4.(2分)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A.生产规模宏大 B.制作工艺高超 C.象征权力大小 D.分布地域广泛 5.(2分)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6.(2分)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继位之初,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西汉的赋税十分沉重 B.汉初奢靡之风盛行 C.“文景之治”的出现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2分)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D.南方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 8.(2分)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医圣”、“诗圣”分别是:(  ) A.王羲之、华佗、李白 B.蔡伦、华佗、杜甫 C.王羲之、张仲景、杜甫 D.王羲之、张仲景、李白 9.(2分)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政治的清明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放 10.(2分)“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11.(2分)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与唐的首都在城市布局上有很多不同,根本的一点在于:不再有先前那种坊与市之间的严格区分。这种变化适应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族之间的交融 D.中外之间的交流 12.(2分)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13.(2分)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遂采取(  ) A.打击倭患措施 B.限制外商贸易的政策 C.“闭关锁国”的政策 D.协商解决互通有无的问题 14.(2分)“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是当时的揭帖,从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15.(2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