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5811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78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考,三模,语文
    2024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21分) 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材料是对三部古代中国科学著作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的核心理念是“齐心、齐力、齐智、齐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精耕细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zhuàn( )写。它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沈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全书梳理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配图栩( )栩如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1. 阅读材料,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zhuàn( )写 (2)栩( )栩如生 2. 材料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三个。 3. 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精耕细作:_____ (2)推崇:_____ 4.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人勤三春早 ②夜眠人静后 ③早起鸟先鸣 ④地肥五谷丰 上联:_____ 下联:_____ 5. 下列从材料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 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C. 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沈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D. 全书梳理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配图栩栩如生。 【答案】1. ①. 撰 ②. xǔ 2. 精耕细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栩栩如生 3. ①. 精心细致地耕作 ②. 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 4. ①. ① ②. ④ 5.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1)撰写:写作。“撰”右上边是两个“巳”,不要写成“已”; (2)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栩”读作“xǔ”,不要误读为“yǔ”。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找出文段中的三个成语即可。 精耕细作:精心细致地耕作。 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精耕细作:在一定的土地上精细的耕作,提高产量。精:指精细。 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尊崇:推重崇敬。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根据题干要求,需选择能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 “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勤劳,春天就会来得早,土地也会因为得到充分的耕作而变得肥沃,从而使得五谷丰收。这句话强调了勤劳和耕作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两句的意思是:我读书读到夜里人们全都睡了,才上床休息;清晨,天 刚蒙蒙亮,鸟还没叫,我又起来习武。用来形容人读书勤奋。 因此,①和④为反映农耕文化的对联。根据对联平仄的要求,①为上联,④为下联。 【5题详解】 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