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6843

23 太空一日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910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太空,一日,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 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看地球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课文写他自己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又能感知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太空一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理解并积累“炽热、俯瞰、无虞、本末倒置、惊心动魄”等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4.体会文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妙处,感悟关键词句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5.了解航天知识,感受航天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著有自传《天地九重》。 作者介绍 炽热(chì) 赫兹(hè zī) 轨道(guǐ) 确凿(záo) 严谨(jǐn) 无虞(yú) 负荷(hè) 千钧(jūn) 轮廓(kuò) 模拟(nǐ) 稠密(chóu) 幅度(fú) 舷窗(xián) 俯瞰(kàn) 遨游(áo) 烧灼(zhuó) 词语积累 炽热:温度高;极热。 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负荷:负担,文中指承受的压力。 幅度: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化的大小。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词语释义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千钧重负:比喻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 词语释义 遨游:漫游;游历。 严谨:严密谨慎。 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 词语释义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文中指头脚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词语释义 1.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过程以及“我”在此过程中承受共振带来的痛苦,最终化险为夷。 第二部分:写“我”在太空中所观察到的地球及太空中的不明物体。 第三部分:写“我”在太空遇到的“本末倒置”的错觉和听到的神秘敲击声。 第四部分:写“我”在飞船归航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过程。 整体感知 2.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