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2707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6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5.2016,学年,人民,历史,必修,新中国
  • cover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案 考纲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1课时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时数】第 课时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 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 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年—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年—1966年: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条件:(1)政治: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1949年3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中心内容:党的工作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确定了全国胜 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意义: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召开的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军事: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3)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北平) 2、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A、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B、内容:①决定: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歌、公元纪年 ②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 《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③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④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3、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4、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 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成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