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43302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07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 cover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以图知文 通过梳理脉络层次图,了解观点把握内容。 2.以读解神 通过解读重点句段,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以演品词 通过演读句段,品评演讲词的特色。 教学设计 一、视频激趣 ,导入新课 虎年立春夜,在双奥之城北京拉开了第24届冬奥会序幕,我们首先走进开幕式欣赏一个视频(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五环破冰而出的画面)。“互相走进,大家融为一体”这种大国担当,包容,宽广的胸怀,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那令人激昂澎湃的会场,听听顾拜旦为奥运会在全世界推广所发出的声音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顾拜旦的演讲主要是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展开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演讲词。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划分层次,把握演讲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划分层次。 3.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答案。 三、细读句段,分析精神 1.方法指导: 结合重点问题,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2.出示关键词和重点问题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重点问题: ①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是什么? ②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③“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④顾拜旦指出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上述问题,然后指名代表发言,最后老师点评明确。 4.出示补充资料 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形势严峻。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世界应该重新找到和平,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1919年4月顾拜旦在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这样庄重的场合下进行了这样一番站位高、格局广的演讲。 明确: ①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是“平和、自信 ”“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利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第2段) ②“包括但又超越”。一般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的是拼搏的乐趣,“只涉及自身”;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③“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 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发展。 ④近代最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大众参与,促进和平、公平、公正,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5.对比分析“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与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同吗? 学生深入思考交流后作答。 明确:“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充分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团结奋进的精神,参加奥运比赛,最重要的是参与,是大家一起来!顾拜旦倡导的平和自信,大众参与的精神,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演读语言、品评特色 1.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情澎湃的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演讲词语言风格的语句,体会演讲词的魅力。 示例:第10段“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作者用自然景象比喻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语言生动形象典雅。老师认为演讲时应用昂扬的语调,热烈赞颂的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品读演讲词并找生作答,老师点评。 3.归纳写作特色: 一是站位高、格局广;二是语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