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48117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45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大单元教学设计 教 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年 级 三年级 单元主题 读寓言,品道理 课时安排 课时 学习内容 2 任务一:梳理归类巧识字(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语文园地书写提示、词句段应用) 2 任务二:寓言的愚者智者(守株待兔、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平台交流) 4 任务三:寓言故事的启迪(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续编故事) 2 任务四:寓言故事大讲台(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快乐读书吧) 教学分析 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分析:本单元围绕“寓言故事”展开学习,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出现的文体单元。从学习内容上判断,本单元主要属于“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三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综合这三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调序重组课文,结合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设计单元教学。 与学生学情的关联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寓言”并非是第一次接触,对比一二年级寓言故事出现的位置,我们不难发现编排的不同,《乌鸦喝水》、《亡羊补牢》均是以单篇形式出现,学习主要围绕故事本身进行,学生具备读懂故事理解故事道理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缺乏主动探索寓言道理的阅读习惯,将寓言与生活结合的意识较弱。所以这专门编排的寓言单元,就能很好地丰富寓言学习的素材,加强学生寓言学习的深度。同时,单元的选文既有中国语言、短篇古代寓言,又有外国寓言和寓言诗,选文精妙,形式多样,内容具有趣味性,能从不同角度丰富学生思维,唤醒儿童情感的共鸣。通过学习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外阅读量。 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读准多音字,运用偏旁归类、联系语境等多种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词,背诵《守株待兔》和日积月累成语,增加学生的积累量。2.能够抓住主人公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关键点,体会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情绪变化,并能在学习情境中讲好故事,提高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3.能根据寓言“故事小道理大”的特点,学会抓“反常”“可笑”点,借助类比、推理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表达自我观点,使学生的表达更具针对性和逻辑性。 单元评估方式标准 单元评价目标 目标达成的评估方式 认读本单元生字词、词语,读准多音字。背诵课文与日积月累。 1.运用偏旁归类、联系语境等多种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词,背诵《守株待兔》和“邯郸学步”等9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体会人物感情,感受人物情绪变化,并能理解人物行为。 1.能够抓住主人公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关键信息,体会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情绪变化,并能在学习情境中讲好故事。 能够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事,进行准确判断。 1.能根据寓言“故事小道理大”的特点,学会抓“反常”“可笑”点,借助类比、推理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判断对错、表达观点。 学科大概念(大主题) 提炼的学科大概念 与之对应的大任务(核心问题) 小故事大道理 任务一:梳理归类巧识字(生字词识记方法梳理学习)任务二:寓言的愚者智者(根据“读懂内容→体会道理→深入理解”内在逻辑线,读懂读明白故事)任务三:寓言故事的启迪(整合课文,紧抓“对比”,探寻语言创作特点,体会思辨的严谨)任务四:寓言故事大讲台(通过创建动静结合的语言展示活动,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是否进行单元重组(跨学科) 本单元的设计,将单元教学内容以任务活动的形式打乱重组课文教学,未涉及跨学科学习。 教学重难点 ①抓住“因释其耒而守株”的结果,思考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从而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