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49112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表格式)

日期:2024-06-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412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格式,演变,秩序,国际,噩梦
  • cover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世界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 教材目录 考 点 史纲(下) 第14课;第15课;第16课;第17课 选必1 第12课(20世纪国际法)、第15课(世界货币体系)、第18课(地方自治与社会保障) 选必2 第3课(食物生产现代化)、第9课(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第11课(城市化进程)、第12课(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航空航线、城市交通) 选必3 第10课(全球贸易网络、服饰文化、钟表文化)、第13课(现代战争与文化) 知识点1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 (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阶段,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两种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典型的特征。 (2)二战后的世界(信息时代):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3)21世纪起,当今世界的发展(或知识经济时代):当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格局呈现的特点是 “一超多强”,多极格局并未真正形成。但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20世纪初~1918年)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世界形势: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大战的酝酿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俄奥矛盾。 (3)两大军事集团: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德、奥、意组成“同盟国”。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易错点拨01】为什么说一战是帝国主义之战 一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是非正义的,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2.战争经过: (1)1914年:马恩河战役(中德国战败,标志着其“速决战”破产)。 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伤亡惨重;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4)1917年,美国和中国(中国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主要形式是以工代战,目的是希望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在山东的特权。这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贡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3.大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仍然以西欧特别是英、法以及美国为主导力量,强权政治和殖民体系仍未打破。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带有分赃性质) (1)时间、签订:1919年《凡尔赛条约》 (2)结果: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 (3)评价: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国利益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既要看到凡尔赛体系对维持战后和平的积极的一面,即稳定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