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51161

从小处体味深情,从平凡处感悟成长——初中语文八年级 14《背影》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3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背影,八年级,语文,初中,从小,成长
  • cover
从小处体味深情,从平凡处感悟成长———《背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营造氛围。 1.课前播放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 2.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课文几次写到“背影”?请为四次“背影”分别拟一个小标题。 预设:难忘背影、买橘背影、离别背影、泪中背影 二、精读品析,体会深情 【任务一】聚焦“买橘背影”,感知父亲形象 活动1:精读第6小节,以句式“我从 (词语或句子)中,读到了一份 的父爱。”作答。 预设:从父亲的穿着与“我”的“紫毛大衣”(一股脑儿)中,读懂了一份倾其所有的父爱;从父亲费力买橘的动作(走、探、攀、缩、倾)中,读懂了一份倾尽全力的父爱;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读懂了一份无条件的父爱。 活动2:速读全文,你还能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预设:“我”难过,父亲安慰“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去车站;父亲嘱托茶房;父亲嘱托“我”不要受凉;父亲讲价钱。 活动3:小练笔:小结:这是一个 的父亲。 预设:这是一个一直爱、平静爱、无条件的爱、含蓄爱、深深爱儿子的父亲。 【任务二】聚焦“流泪”,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活动1:面对父亲买橘的背影,“我”潸然泪下。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预设:四次流泪;分别是悲伤之泪,感动之泪,惜别之泪,思念之泪。(答案不唯一) 活动2:思考:父亲为“我”买橘,这样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我”为何会落泪? 预设: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父亲赋闲;虽有不理解,但儿子爱父亲;望着父亲的背影,感动落泪(作者情感的转折点) 活动3:“买橘”事件发生在1917年,作者写文的时间是1925年,作者为何时隔8年才写文表达自己的感情?请从课文最后一段中寻找原因,并作解说。 预设:父子之间有隔阂。(“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补充资料: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产生隔阂。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49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追问:矛盾如何化解?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到? 预设:收到父亲的来信(写作缘由);父亲的“示弱”;“我”的忏悔(“聪明过分”“太聪明”)。 活动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这是一份怎样的父子之爱? 预设:PPT呈现:这是一份情谊深沉的父子之爱。这是一份父亲无条件爱儿子,儿子终懂父亲的真挚的父子之爱。这是一份曾“错位”终“交汇”的令人泪目的父子之爱。 三、课堂检测,作业设计 微写作:阅读完《背影》,回顾自己与父母的生活,是否也有似曾相识的场景?多年后,朱自清终于懂得父爱,消除隔阂,于是写文表达爱,表达忏悔。相信你对于“爱”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以下面的句式开头,续写几句话。 句式:原来 ,这也是爱。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深情朗读《背影》 【任务一】紧扣“背影”,了解文章构思的巧妙 活动1:结合全文,谈谈“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内容上:“背影”是父爱的象征点,是触动“我”感动的触发点,是父子之情的交汇点。 结构上:“背影”是全文叙事的线索,是表情达意的切入点,也是“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活动2:讨论:(1)文章可不可以删除父亲“买橘背影”段? (2)文章可不可以删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