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530

鲁教版地理必修二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2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地理,必修,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在这里强调了对资料的分析,此处的资料除了包括文字说明外,还包括课文中提供的插图,我认为对后 者的分析更为重要。我认为,本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定为读图分析法,因为,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通过 插图上的景观变化来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节内容是第 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后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 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单元的人口 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本节需要准备的知识包括:初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热岛效应”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如曲线的斜率),以及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调查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和主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的方法,等等。 ? 二、学生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的发展没有亲身经历,这与城市长大的学生是没法比的,但他们也经常到附近的城市游玩,另外通过报纸、网络、新闻等,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没有什么知识基础,要求教师多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给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包括:初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热岛效应”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如曲线的斜率),以及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等。 ????本部分的教学我大部分选取的学生身边我们威海市的案例,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目的。 ?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出城市起源的条件及城市的发展历程。 (2)能从所给的材料和图表中,概括出城市化的标志,分析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3)结合实际,用案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教材图表信息的分析,初步学习运用地理图表来获取和表达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2)坚持人地关系理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导入采用网络视频“威海介绍片”,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身边威海市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迫切探寻原因等;(2)从网络中选取大量的现实中的案例和图片,感知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3)课件中插入了一些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4)引申了与之相关俄虚假城市化、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约3分钟 ? 播放视频】“临沂城市宣传片” 【教师提问】从视频中可以总结出我们临沂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承转】利用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