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5449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15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阶段性,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1867年,美国铁路公司决定延长华工工作时间至每天10小时,薪水提高到每月35美元。白人依然实行8小时工作制,薪水每月40美元。华工交涉无果后,发起争取和白人同工同酬的罢工。罢工虽未全面胜利,但经验更丰富的华工获得一定程度的加薪,华工的工作时长也有所缩短。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 A.受马克思主义广泛影响 B.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C.民权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华工积极抵制种族歧视 2.农业革命后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到了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诸古代文明大部分开始衰落,并且在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下纷纷崩溃。取代这些古代文明的则是数百年后所掀起的诸位古典文明。在公元200至600年之间,古典文明的崩溃同样归咎于游牧部落的入侵,世界文明格局又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下列项中与材料不符的是( ) A.印欧人的迁徙对亚欧大陆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B.古典文明包括赫梯、西亚、希腊和印度文明 C.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替代了古印度文明 D.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3.1985年,新加坡全国各中学通用的《儒家伦理》课本出版。课本将儒家倡导的“忠”解释为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将“仁爱”解释为具有友爱精神,尊重关心他人;将“礼义”解释为接人待物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公德心。这体现出新加坡( ) A.摒弃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B.借鉴周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C.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 D.力图用儒家思想维系政府公信力 4.据下表可知,古代中国( ) 出处 内容 《通典·食货》 (商)鞅以三音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于是诱三普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泰人应敌于外 《史记·匈奴列传》 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泰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明移宗实录》 江西万羊山跨连湖广、福建、广东之地,旧称盗薮(强盗聚集之地),而各省商民常流聚其间,皆以种蓝(用于制靛的植物)为业 A.政府在区域人口迁移中处主导地位 B.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多元性 C.社会环境变迁影响人口的区域流动 D.人口迁移助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5.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 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6.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助推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B.有利于增进国家认同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D.促进了种族和平共处 7.1868 年,在华工聚集的澳大利亚本迪戈市,有三分之二的华工选择与中国国内的女子结婚。在1871年前,90%以上的华工生活在矿区,到1881年虽然矿产枯竭,但这一比例仍高达65%。这反映出当时澳大利亚( ) A.移民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B.华人聚集区是中国社会的延伸 C.排华风潮阻断族群融合 D.华工成为采矿业的主要劳动力 8.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的罪犯流放地。从1840年起,英国停止向那里流放罪犯,而是大量移民,在那里开采矿物,发展养羊业,同时建立起英国模式的政治制度。英国对澳大利亚政策的调整( ) A.引发了契约华工出国的浪潮 B.适应了生产方式转型的需要 C.导致大洋洲沦为英国殖民地 D.推动了英式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