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574

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整体性(教案 课件 )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0883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地理,必修,第三,单元,第二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等内容,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顺理成章了,这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升华,也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环境有一些感性认识,但知识背景单薄,尤其是理性认知较为薄弱。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时间跨度较大,且涉及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知识,因此客观上也进一步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种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和“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分析,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表现”是教学重点,其中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难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本节课在信息技术方面应用了哪些技术: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白板,实物投影。 2.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 ①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用多媒体中地球内部结构图,承前启后导入,生动直观。 ②在授课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提供案例、微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导入 呈现图片导入新课? 通过直观感受独立思考,得出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 图片激发兴趣 讲授新知识内容 ? ? 研讨 ? 研讨 探究 ? 讲授 探究 ? ? 巩固 迁移 ? ? 承转过渡 ? ??? ? ? 实验 ? ? 归纳 ? ? 实验 ? 归纳 ? ? ? ? ? ? ???呈现给学生一组有关驴友骑行西北的案例;?? 提出问题:请学生将日志中的文学语言转换为地理语言,并描述当地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 (分组体验式教学:把学生分5组,分别代表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然后讨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补充案例资料,分析:本就干旱的西北地区,叠加了过量的人类活动影响以后,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 ? ?? 呈现北京沙尘暴的图片,再次案例资料:本来源自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却“沙”气腾腾的奔到了北京,启发学生思考得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第三个表现: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 兖州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煤炭开采地区,很多村庄集体搬迁,为什么呢?这一事例体现了整体性的什么表现? ? 视频资料,“电影《不见不散》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