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6334

2025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题--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380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电荷,2025,教科,高中,物理,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1.用验电羽、感应起电机等可以完成一个模拟电场形状的实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验电羽的一种形状,则两个验电羽(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异种电荷    D.可能只带正电 2.(2024江苏无锡期中)古希腊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戴琥珀首饰。人们发现,不管将琥珀首饰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一层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树脂具有粘性,容易吸附灰尘 B.室外的灰尘比较多,在琥珀上积聚的速度比较快 C.经丝绸摩擦后的琥珀带电,能吸引灰尘 D.琥珀本身带电,能吸引灰尘 3.(经典题)(2024广东佛山超盈实验中学月考)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得的 4.(2023安徽六安舒城晓天中学质量检测)如图所示,将塑料梳快速梳头发丝多次,观察到头发散开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塑料梳与头发丝之间相互感应起电 B.头发丝所受重力小,自然松散 C.头发丝受到空气浮力作用而散开 D.由于摩擦起电,头发丝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题组二 电荷守恒定律 5.(多选题)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人类可以创造出电荷 6.(2023福建福州格致中学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A球所带电荷量为-3.2×10-9 C,B球不带电。现将A、B接触后再分开,则(e=1.6×10-19 C)(  ) A.B球将得到1×1010个电子 B.B球将失去1×1010个电子 C.B球将得到2×1020个电子 D.B球将失去2×1010个电子 7.(2023安徽黄山屯溪一中期中)a和b都是不带电的小球,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1.6×10-10 C的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b转移到了a B.在摩擦后b一定带-1.6×10-10 C的电荷 C.在摩擦前a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D.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从b转移到了a 8.(2023辽宁营口开发区一中月考)为了研究起电方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三个不带电的物体A、B、C,按顺序进行了下列操作:①使A、B相互摩擦后分开;②使B、C相互接触后分开;③最终测出A物体的电荷量为+3.2×10-17 C,C物体的电荷量为8.0×10-18 C(电性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时,从B物体向A物体转移了3.2×10-17 C的正电荷 B.操作②时,从B物体向C物体转移了8.0×10-18 C的正电荷 C.最终C物体带8.0×10-18 C的负电荷 D.最终B物体带2.4×10-17 C的正电荷 题组三 静电感应 9.(2023湖南衡阳四中期末)如图所示,充气后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再靠近不带电的空易拉罐,在气球未接触易拉罐的情况下,可观察到易拉罐会朝气球方向滚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拉罐距离气球较近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 B.易拉罐距离气球较远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 C.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均为引力 D.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10.(2024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中学期中)如图所示,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两端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把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A端但不接触,然后把A和B分开较远的距离,再移去C,则(  ) A.C移近A端时,A端的金属箔片张开,B端的金属箔片闭合 B.C移近A端时,A端的金属箔片闭合,B端的金属箔片张开 C.A和B分开,移去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