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72203

4.4 德布罗意波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8421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布罗,意波,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四节 德布罗意波 知识回顾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是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粒子性 波动性 实验基础 表现条件 描述物理量 少量或个别光子 光子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 波长较小,频率较大 大量光子 光的传播 波长较大,频率较小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 能量、动量 频率、波长 h →联系桥梁 新课导入 进一步猜想: 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那么如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是否也像光一样,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Part 01 德布罗意波假说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实物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 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为: 德布罗意波假说(P89): 是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h 是普朗克常量 p 是相应的实物粒子的动量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首次把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 实物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 德布罗意波假说 我们知道波是可以发生衍射和干涉的, 如果德布罗意波真的存在, 那么实物粒子也应该能够发生衍射或干涉! 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德布罗意假说 障碍物/小孔尺寸 干涉 衍射 讨论与交流 P90 讨论与交流: 质量为10 g的子弹,速度为500 m/s,它对应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是多少 有可能让这样一束子弹打在靶上而出现衍射现象吗 =1.3×10-34 m 由结果看出,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所以很难表现出其波动性。 宏观物体不行,我们能否尝试从微观粒子入手呢? 讨论与交流 若以电子为例,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某电子速度大小为4.0×106m/s,请计算该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1.8×10-10 m 不同物质分子大小通常是10-10 m的数量级 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在空间呈周期性排列,在每一层晶面上就构成一定形状的网格,每一个网格就相当于一个这样的小孔. 所以,电子束照射到晶体上可能会发生衍射。 0.1nm 实验验证 ———电子的衍射图样 低速电子入射于镍晶体 戴维森 汤姆孙 高能电子入射于金属薄片(铝、金、铂) 1927年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利用电子束穿过晶体做了电子束的衍射实验 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假说, 德布罗意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则共同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验证 ———电子的干涉图样 1961年琼森(Claus J nsson)将一束电子加速到 50 Kev,让其通过一缝宽为 a = 0.5 10-6 m,间隔为 d = 2.0 10-6 m 的双缝,当电子撞击荧光屏时,发现了类似于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结果。 波粒二象性 电子不仅会发生衍射,而且会发生干涉. 实验证明,不仅仅电子,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实物粒子具有与光一样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包括光子在内的一切微观粒子的共同特征. ★ 对德布罗意波的理解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 (2)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 例1: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 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