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75840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43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会读、会写文中“襁褓”“拙劣”等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会并尝试说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意义,以及奥林匹克复兴带给人们的喜悦,感悟演讲的技巧。 学习重点 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会读、会写文中“襁褓”“拙劣”等生字新词。 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会并尝试说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感受奥林匹克精神、意义,以及奥林匹克复兴带给人们的喜悦,感悟演讲的技巧。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视频导入。 (一)毛主席曾说“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运动健儿们在奥运会上的英姿。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文中的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知奥林匹克精神。 2、体会演讲词言简意赅,慷慨激昂的语言特色。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感受奥林匹克复兴人们的喜悦,掌握演讲的技巧。 二、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c30插入网页)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是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二)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人民体育-出卷网-2008年版)。刘汉金、邹丽等译。有改动。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顾拜旦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体育事业,他所弘扬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三、文本研读 (一)任务一:朗读课文并明确字词的读音书写。 姊妹(zǐ) 嵌入(qiàn) 襁褓(qiǎnɡ bǎo) 歧途(qí) 枷锁(jiā suǒ) 拙劣(zhuō liè ) 麦穗(suì ) 奠定( diàn ) 沉甸甸( diàn ) 塑造(sù) 无可指摘(zhāi)携手并进( xié ) (二)任务二:把握演讲内容 1.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梳理文章,给演讲词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 )简要说明5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情况,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所扮演的角色将是崭新的,引出奥林匹克精神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2-7)具体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平和与自信”和“面向大众”的新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第三部分(8-10)写出了这次庆典的意义。 2.问题探究 (1)请概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他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和平、公平和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面对现实,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作者认为在将来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将来应该采取更加自信、更加平和的态度。 因为“奥林匹 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吉文明的魅力的有力支撑,“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丽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三)任务三:探究演讲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竞技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人类文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