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87370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全国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8416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学期,期末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全国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考号填写在本试卷对应的位置。 一律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进行答题,否责作答无效;严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否责视为作弊。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本试卷共两道大题,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城市生产空间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承载工业生产和服务功能为主。优化生产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其空间布局,是提升城市生产空间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生产空间逐步由大尺度、板块化转变为中小尺度、点状式(如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生产空间( ) A.多位于地租较低的郊区 B.多以自发形成的园区为主 C.生产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D.具备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2.与传统园区生产空间相比,各类孵化器、科技园等新兴园区生产空间的优势有( ) ①园区占地面积更大 ②创新氛围更浓厚 ③园区边界日趋虚化 ④向中心城区集聚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A 2.D 【解析】1.由图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生产空间呈现出开发区、高新区等传统园区,多为政府规划建设的,并非自发形成的,B错误;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家通常会把生产工厂选址在成本较低的郊区,A正确;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还处于发展阶段,城市生产空间利用效率较低,C错误;靠招商引资进行来料加工和来 样装配为主的生产,没有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D错误。故选A。 2.科技孵化器、专业化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等中小尺度的生产空间或是新生、或是嫁接于开发区等传统园区生产空间而广泛兴起,众创空间、工作室、专业化研究院等新兴生产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内呈点状式成长,占地面积小,创新氛围浓厚,①错误;生产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再单一集中化,而呈现广域扩散且散中有聚的复合发展状态,传统大板块生产空间的“边界”渐趋弱化,新兴园区载体边界仍清晰,③错误;城市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融合程度愈加紧密,④正确。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 D。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大山系,对我国西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其垂直分异明显,是研究植被的理想区域。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分布依赖。一研究团队在青海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进行采样,得到不同海拔各土层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不同海拔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比例分布(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下列关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C.土壤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D.各海拔高度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 4.影响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百分比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坡度 【答案】3.D 4.B 【解析】3.由左图可知,随海拔高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AB错误;除3200米高度外,各海拔土壤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各个海拔处都是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D正确。故选D。 4.随着海拔增加,气温降低,热量减少,乔木生物量减少,乔木层碳密度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分解弱,土壤层碳密度比例上升,B正确;海拔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光照和降水也有一定变化,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C选项;坡度并不随海拔而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 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与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老年人在不同季节,前往不同地方居住,一边旅游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