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88660

14《背影》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65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背影,课时,作业,解析
  • cover
背影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暑假妈妈带小明去三峡观光,在浩如烟海、空气清新的大自然里,小明度过了愉快的一周。 B. 这一幕让李老师触目伤怀,令她想起了已经去世多年的奶奶。 C. 小丽的同桌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小丽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D. 敌人正处心积虑地想分化我们,我们千万别中计。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óu) 赋闲(fù) 簌簌(sù) 差使(chā) B. 交卸(xiè) 奔丧(sàng) 狼藉(jí) 拣定(jiǎn) C. 典质(zhì) 妥帖(tiě) 举箸(zhù) 行李(xíng) D. 栅栏(zhà) 游逛(guàng) 蹒跚(shān) 颓唐(tu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航线陆续开辟,使该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B. 三个政府部门领导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C. 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 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4.下列关于课文《背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中间略写,首尾详写。 B. 本文写父爱不是从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而是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并着力写了父亲的背影。 C. 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 课文写得非常坦诚,作者的心理是前后不同的,有一个大变化,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悔意。 5.选词填空(  ) 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_____;颇踌躇了一会。 A. 牢靠 B. 妥帖 C. 可靠 6.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背影》命题,别开生面,含蓄隽永。父亲的“背影”是孩子经常看到的,而文中的背影却是在特定环境下,并且给儿子留下深刻印象的“背影”。 B. 《背影》歌颂父爱,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C.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因此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语言朴素平实,“背影”在文中出现过四次,其中第二次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儿子望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描写得最详细,是文章表达的重点。 D. 《背影》一文以“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父亲给买橘子的情景,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文中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的原因是因为怕“我”路上口渴。 7.《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 A. 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 B. 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 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D. 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 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 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二、填空题 9.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 (3)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 ) (4)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 ) 10.找出并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