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89697

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

日期:2024-06-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818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教师,学生,试题,地理,月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高三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命题人:审核人: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日北京时间12:30在学校附近拍下了一张“白墙树影”的照片,此时树干影子刚好与东西向白墙垂直。1小时后该小组再次来到此地进行第二次观察。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 山西太原 B. 浙江杭州 C. 西藏拉萨 D. 辽宁沈阳 2. 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观察到的墙面树影( ) A. 东移且变长 B. 东移且变短 C. 西移且变长 D. 西移且变短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此照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2:30,树干影子与东西向白墙垂直,说明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可知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00,据此可推断,该地经度应为120°E-(30min/4min)=112.5°E,根据选项所给四个城市,联系哈尔滨、北京、西宁和太原的空间位置可知,该学校最可能位于山西太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和材料中“1小时后”可知,当地时间由正午转向13时,太阳视运动位置偏西,所以墙面树影东移;太阳高度变小,所以墙面树影变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子变化的判读:(1)影长变化: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例如,日出时影长最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影子又最长,直射点上无影子。(2)影子方位的变化: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位,根据太阳方位即可推知影子方位。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物会慢慢将地表的裂缝覆盖,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缝,然后再堆积新的沉积物。经调查,下图所示地区的地层无层序颠倒和缺失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地震,这三次地震发生从早到晚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 C-B-A D. C-A-B 4. 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其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 人为破坏 B. 气候变化 C. 构造抬升 D. 外力沉积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这三次地震的顺序是C-B-A。地震从该地区地壳深处发生,之后造成的裂缝会随着岁月流逝慢慢被沉积物覆盖,使裂缝上面形成新的沉积岩层,然后当下一次地震发生时,新的裂缝穿过的沉积岩层将比前一次更多,再之后裂缝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积物覆盖形成更新的沉积岩层,以此类推可判断地震的先后顺序,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该区域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强烈的地震会对岩层产生裂缝,当裂缝产生后,该地区接受了新的沉积,沉积物会慢慢地将地表裂缝覆盖,所以在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D正确,与人为破环、气候变化、构造抬升的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是在具有稳定地下水的岩石区域挖掘洞穴,在洞穴内储存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