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气候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回顾 1.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3.等温线的闭合及其影响因素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①数值变化 ③形态特征 从哪里向哪里升高/降低等; 走向特征 弯曲特征 闭合特征 疏密特征 等温线 大致与(纬线、海岸线等)平行(沿什么方向延伸),分段描述 哪密集,哪稀疏 向什么方向弯曲 高温或低温中心 等温线分布特征的描述 ②极值 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温度带 ①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寒区。 温度带 范围 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黑龙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1600℃ >8000℃ 1600—3400℃ 3400—4500℃ 4500—8000℃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主要自然植被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季雨林 1.冬季气温分布特征 黑龙江漠河气温最低 海南岛、台湾南部气温最高 ①数值由南向北递减; ②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大致东西走向); 西部多闭合曲线。 ③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东部) ④极值在漠河和海南。 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描述气温分布特征,分析原因。 ①纬度: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多。 ②冬季风(大气环流):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且南下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弱。 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 2.夏季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描述气温分布特征,分析原因。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吐鲁番盆地气温最高 ①数值由南向北减小; ②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西部多闭合曲线;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盆地。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强,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中国的降水 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雨影区 分布: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 地形雨:湿热空气受地形上升,强度较大,时间较长 3.降水的类型 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小。 气旋雨: 热带气旋雨(台风雨):低纬度 锋面气旋雨:中纬度地区 分布:中纬度地区。 锋面气旋雨:中纬度地区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1600 800 400 200 50 4. 中国的降水 4.1 降水的空间分布 ①各地区差异较大; 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南方多于北方 ④沿海多于内陆; ⑤山区多于平原; ⑥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森林 草原 荒漠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火烧寮 。 火烧寮 。 火烧寮 。 ①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____。 东南沿海地区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__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_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秦岭———淮河 青藏 0℃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_岭、张家口市、 ____ 市、_____ 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张家口 。 张家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