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06/f8/f84a588b34a44706501194b616eb6549.png)
小升初道法必背知识点 基本框架 一、基本概念 1.尊重: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尊重他人要体现在语言、行为等方面,不恶意伤害他人。 2.宽容:善待他人的态度,能释放压力,改善人的情怀,增进人的健康。宽容不是纵容,要有限度、有原则。 3.反思: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主动反思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4.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5.自然灾害: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影响人类生活,造成损失。 6.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要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7.科技发展: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8.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为特定目标组成的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和平: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和平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 二、重要事件 1.“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说明人类居住环境无可替代,要保护地球。 2.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呼吁保护地球环境。 4.世界湿地日:每年2月2日,强调湿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中国气象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6.汶川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共同抗震救灾。 7.郑和下西洋:展现了古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 8.哥伦布航海:发现了美洲大陆,促进了世界连通。 9.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 11.世界和平日:每年9月21日,呼吁全球停火和非暴力。 12.中国加入联合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13.“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提供法律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防洪工程设施。 4.《联合国宪章》: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5.《世界人权宣言》:阐明了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四、人物故事 1.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3.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日心说”。 4.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看法。 5.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6.爱迪生:发明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7.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8.杨丽萍:以孔雀舞闻名,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五、核心价值观 1.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差异。 2.宽容:理解他人,包容不同。 3.反思: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4.责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5.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6.和平: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7.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8.创新:开拓进取,勇于探索。 9.爱国: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 基本概念 本部分将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1.尊重: (1)含义: 尊重是指对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权利的认可和重视,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2)表现: 尊重自己(自尊、自爱、自重、自我接纳)、尊重他人(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平等待人)、尊重差异(包容理解、求同存异)。 (3)意义: 尊重能促进个人健康成长、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文明进步。 2.宽容: (1)含义: 宽容是指对别人的过失或错误表示谅解和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