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94397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37张PPT含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01566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公元476年 中国南北朝 公元1453年 中国明朝 西罗马辉煌 文艺复兴光辉 盛唐气象 暴力横行,战乱不休, 强者为王,裂土分民。 日耳曼人入侵 十字军东征 英法百年战争 宗教裁判所 屠杀农民 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剥削农民,宗教迫害,思想愚昧。 历史解释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395年 476年 6世纪 9世纪 14-15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建立 文艺复兴 古代史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近代史 395年 476年 6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建立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时空观念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 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的多元面貌。 2、经济:庄园农奴制经济,农奴处境悲惨;乡村与城市的对立。 一、中古(封建社会)前期的欧洲: 1、政治: (1)根源:自然经济; (3)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不可越级管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①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形成封建领主阶级势力集团; ②居民:领主:庄园法庭,维持秩序;自由农;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人;在领主自营地耕作,收入归领主;自配工具耕作;缴纳租税), 3、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 (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控制人们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发挥基层治理作用。(4)文化:基督教文化是中世纪文化主体 (2)目的:巩固统治。 王权与贵族、封建领主的对抗,世俗王权与天主教会的教权长期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王权衰弱,封建割据; 政治制度:以封土制为基础,建立封君封臣制度,形成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一)表现: 一、中古(封建社会)前期的欧洲: (二)认识: 1、中世纪西欧是黑暗时代。 2、西欧秩序重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耳曼人入侵带来的破坏,自治城市中世纪西欧社会在缓慢发展。 (二)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区别: 1、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不可越级管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三)思想上:基督教会统治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由教父主持婚礼 涂香油,以求灵魂升天 教阶制度 1、政治:①天主教会衰落,王权强化(英法西葡);②议会兴起,议会和法律限制王权,近代民主产生;③现代民族国家兴起; 二、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后期(11世纪后)的新变化: 2、经济:①10-11世纪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城市复兴;③城市兴起自治运动,通过市民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自治权;④封建主剥削市民,城市与国王结盟,支持王权,促进国王统一事业 4、思想文化:兴办大学,促进文化教育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一)表现: 3、阶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