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 品味诗的意象,学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3. 感悟作者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勇敢慎重地选择人生之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感悟作者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勇敢慎重地选择人生之路。 教学难点: 品味诗的意象,学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创设情境 弗罗斯特的选择: 38岁的年龄 年龄将近不惑 卖掉祖父遗留给他的庄园 放弃优渥条件 放弃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 放弃稳定工作 带领全家移居英国 背井离乡生活 成为一名职业诗人 坚持人生理想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能发现,弗罗斯特为了坚持人生理想,成为一名职业诗人,放弃了他拥有的太多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未选择的路》,正是诗人自己人生的写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品读这首诗,探讨诗人对于“路”的选择。 创设情境: 同学们,学校公众号上的“品读诗歌,遇见未来”视频推荐栏目已经开办很多期了,本期推荐的诗歌就是《未选择的路》,这节课我们要给这首诗创作一个视频脚本。视频脚本的创作需要有拍摄画面、配音朗诵、文字脚本这三个主要环节,按照这个创作环节,让我们一起变成视频编导,完成本期的诗歌分享吧! 二、按照环节,完成任务 环节一:选择拍摄画面 【学习任务一】朗读诗歌,看林中之“路” 快速地朗读诗歌,简要概括内容,并用4字短语概括“我”的行为。 明确: 第1节,“我”站在岔路口,不断地徘徊和张望,为选择哪一条路而思索。 第2节,“我”的选择以及对选择的路进行描述。 第3节,“我”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 第4节,“我”多年以后对于选择这条路的感叹和心情。 “我”的行为: 伫立思索→做出选择→踏上路途→回顾叹息 【学习任务二】圈点批注,找林中之“路” 问题: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两条路各有什么特点? 请在课本中圈点勾画出来,并将答案填在学习任务单中。(提示:从关键语句中概括) 明确: 未选择的路:“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未选择的路是一条平坦、笔直、通畅的路。 选择的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选择的路是一条景色优美、充满诱惑、人迹罕至的路。 小结: 通过上面的两个任务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确定拍摄的主要画面。拍摄时需要包含每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还需要给两条路特写的画面,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两条路的不同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拍摄画面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等级A 优秀B 良好C 合格D 不合格自评生评师评拍摄画面评价量表 画面与诗歌内容完全相符,针对重点内容有特写镜头的拍摄;拍摄有创意,人物行为拍摄准确;拍摄画面构图非常合理,美观大方。 画面与诗歌内容比较相符,针对重点内容有特写镜头的拍摄;拍摄比较有创意,人物行为拍摄准确;拍摄画面构图比较合理,比较美观大方。 画面与诗歌内容相符,针对重点内容有特写镜头;拍摄没有创意,人物行为拍摄比较准确;拍摄画面构图较欠缺,不够美观大方。 画面与诗歌内容不符,针对重点内容没有特写镜头的拍摄;拍摄没有创意,人物行为拍摄不准确;拍摄画面构图不合理。 环节二:录制配音朗诵 【学习任务三】诵读品味,选林中之“路” 朗读提示:在朗读诗歌时要关注诗歌的口吻,这首诗歌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在朗读时要用诉说的语气来诵读。 问题:林中这样的两条路,诗人在选择时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揣摩作者心理,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连、语调、语速。在理解时要抓住诗歌中富于情感的关键词句等进行分析。 提示与分析: 1.“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