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14282

8.23.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件 (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生物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2174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物,8.23.1,八年级,北师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举例说出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另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水分等。 形态 生理 分布 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温度 2.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_____。 60%~80% 3.光对植物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绿色植物只有通过_____才能在叶绿体中把外界吸收的_____和____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_____转化为_____。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水 太阳光能 化学能 4.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_____和_____这两个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 温度 降水总量 5.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或_____。种内关系是指_____ _____的关系,既有_____,也有_____。种间关系是指_____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不同种生物 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 例1 牵牛花昼开夜合,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解析】 牵牛花昼开夜合,这是因为在阳光下,花的表皮细胞内的膨胀压大,上表皮细胞(花瓣内侧)生长得快,于是花瓣便向外弯曲,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 A 例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共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 【解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 例3 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你选择的最理想的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矮小丛生的灌木 D.根系浅,叶片大的植物 【解析】 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严重缺水,因此,只有根系发达的植物才能在这里生存;叶片小而呈针状的植物,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多风对高大植物生长不利,只有矮小丛生的灌木才适于生活在多风的环境中。 A 1.生长在新疆荒漠地区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矮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阳光不足 C.温度过高 D.空气污染 A 2.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洞穴。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B 【提示】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虹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虾钢纷纷钻出地面。 3.农民种庄稼时,地里长了许多杂草,这时庄稼与杂草之间形成的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A 【提示】庄稼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4.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A 【提示】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5.下列各句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B.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C.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D.白天热来夜间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