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1745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2-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3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教案,咏梅,算子,诵读,编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2.感悟梅花的品性和精神。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意象感知梅花的形象特征。 2.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用一句话或一句诗表达你对梅花的认识。引出这首为人称颂的咏梅诗。 (预设):是的,梅花是一种不畏严寒的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一身傲骨、不屈不挠、谦虚努力的人……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咏梅的诗作。我们来看三位同学的分享。“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言借梅花历经严寒焕发香味道出了成功的来之不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咏梅花清高、顽强的品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不仅写出了梅花的色彩香味,从人生哲理来看,又告诫世人应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或他人。 南宋诗人陆游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歌咏梅花的诗作有100多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最为人所称颂的。这便是《卜算子· 咏梅》。在这里卜算子是词牌,咏梅是题目。 2、引领学生感知词作中梅花的意象,进而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先一起来朗诵这首词。让我们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2)怎么样啊?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体会一下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让我们读出了梅花怎样的处境和形象? (预设)是的,驿外,断桥,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寂寞,无主,又写出了梅的无人欣赏,孤独寂寞;而黄昏,风雨又写出了梅的悲凉处境。词的上片写的是梅花的生存状态,给人以无限的愁苦感。 (3)接下来同学们再来看看词的下片。下片又表达了梅花怎样的品格精神呢? (预设)我们看三位同学的理解,甲同学说,梅花坚韧不拔,苦苦追寻美好;乙同学说,梅花很有才华,遭人嫉妒;丙同学说,梅花不怕牺牲,誓死保持气节。同学们理解得非常细致,也非常正确,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出梅花遭遇之苦,他与世无争却遭到凡花俗朵的嫉妒,通过对比也表明梅花的美丽不俗。结尾一句即使是粉身碎骨化作尘埃也要将香气保留,这种坚韧不拔的气节实在是惊到了后世之人,这是怎样的孤傲高洁、矢志不渝啊! (4)说实话,读过这首诗让我们感到有一种莫名的痛楚。陆游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让人痛彻心扉的词作呢?我安排同学们课前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同学们一定完成了吧? (预设)同学们分享得都很好,的确是这样的,陆游呢,是一位爱国诗人。生逢北宋危亡之际,一生经历四次皇帝变革,官场更是多次失意,他一心想着收复中原,那满腔的爱国之情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我们学过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过他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豪迈;还学过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披肝沥胆的嘱托。 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呢,陆游以梅自况,表示要坚持爱国情操,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他所写的梅花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抒发了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3、对比阅读。领略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情怀。 诵读:卜算子·咏梅毛泽东,1961年12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同学们,大家细细体会一下毛主席的这首词,写梅花的形象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预设)是的,正如词序中所说的,反其意。悬崖百丈冰,虽然也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但毛主席的这首词并不消沉,词中梅花形象没有了前词中的愁苦,有的是美丽,积极,坚贞的品格和谦逊,自信,乐观的精神。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