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课件 认识方程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从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稿纸、笔。 教学准备: 举手汇报自己写出的等式。 板书:χ+15=20 20-15=χ 20-χ=15 想一想刚才写的等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等式有什么区别? 学生观察写出的等式,寻找这些等式的特点,寻找等式的区别之处。 (今天学习的等式中含有未知数χ,而以前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新课引入: 自学提示: 1.同学们请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们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写出等式吗? 3.小组交流。各自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写出的等式。 4.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写等式。 5.学生观察写出的等式,寻找这些等式的特点,寻找等式的区别之处。 探索新知: 板书: 电扇重+15=20 20-15=电扇重 20-电扇重=15 χ+15=20 20-15=χ 20-χ=15 学生观察写出的等式,寻找这些等式的特点,寻找等式的区别之处。 (今天学习的等式中含有未知数χ,而以前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揭示方程的定义: 把所有式子先根据是不是等式进行分类,再根据含不含未知数进行二次分类,从分类中看出有一类像χ+15=20 、1.2y=6……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结: 1.认识了方程,知道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要看它是不是等式,二要 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 根据数学信息写方程时,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写出方程。 板书设计: 认识方程 电扇重+15=20 20-15=电扇重 20-电扇重=15 χ+15=20 20-15=χ 20-χ=15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练一练: 考考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