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24588

第12课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03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2课,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 cover
渔家傲·秋思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词的主要内容。 2.赏读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感受词人悲壮之情。(重点) 3.把握主旨,深入了解词人心怀天下的忧乐观(难点)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经赞叹过这样一个人,他说:“有一人,在市井能成为名仕,在州县能成为能吏,在朝堂,他又可以成为千百年难得一见的良相。”他的名字,就是范仲淹。我们从他所写的《岳阳楼记》中,感受到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边塞词《渔家傲·秋思》,来感受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解词题,知背景 1.这首词的词牌名和题目分别是什么? “渔家傲”是词牌名,规定词的形式,包括字数、句数和押韵,“秋思”是题目,揭示诗歌主要内容。 2.从题目猜测一下这首词可能写什么内容? 预设:从“秋思”的“秋”字看出,这首词应该是关于秋天的景色;“秋思”应该是“秋天里”的一些思想、思考、情思、思乡、思念等。 (1)是什么引发作者“秋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他的家在江苏的吴县,一个生于江南的文人,此时此地有何感想呢?让我们一步步走近作者。 (三)读“秋思”,正字音 1.听名家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zhàng)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è)/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学生齐读。 (四)读“秋思”,明词意 1.结合注释,读懂词意。 学生结合注释,先自主梳理词意,不懂的词句先圈画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2.发挥想象,描述秋景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 本词描绘的是边塞萧瑟的战地秋景,夕阳西下,边塞的秋风呼啸,战马嘶鸣,号角声不断。崇山峻岭间,孤城的城门紧闭,不见人影,大雁只顾南飞而无停留之意。边塞霜雪满地,幽怨的羌笛声响起,戍守边关的将士夜不能寐。 3.把握内容,找准手法 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五)读“秋思”,品词句 1.赏析“异”景(男生齐读上片) (1)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边塞秋景的特点,你会用哪个字? 预设:“异” (2)赏读上片内容,说说边塞秋景“异”在何处? 预设: ①“异”在边地的气候 “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用典故,写出大雁都不愿意停留此地,毫无留恋飞往南方,可见边地环境的苦寒恶劣。与内地家乡吴地温暖舒适的环境形成反差。 ②“异”在边地的声音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特有的声音:呼啸的西风,嘶鸣的马声,悠悠的羌笛声、士兵的厮杀声、敲打的战鼓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边塞独有的声音。 ③“异”在边地的景色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边城”特有的景象:一座孤城处于烟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间,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暗示了当时战事紧张,戒备森严,敌强我弱,危机四伏。这句从视觉角度给我们描绘了边塞荒凉壮阔的景象,与内地城市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